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13 14:56:10 信息來源: 閱讀次數(shù): 4667 次
1905年,還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小雇員的愛因斯坦深受光電效應的困擾。
過去很多年里,人們認為在光轉化為電時,入射光的強度越大,產(chǎn)生的電流就越大,但實驗結果并非如此。愛因斯坦發(fā)現(xiàn)光電效應的產(chǎn)生只取決于光的頻率,與光的強度無關。
這個現(xiàn)象無法用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來解釋。因為如果光被看作是一種具有連續(xù)能量的波的話,不管是紫光還是紅光,只要入射的強度夠大,就應該能夠激發(fā)出電子。
在這種情況下,愛因斯坦想到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設。1900年,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的概念,他假設光波不是連續(xù)輻射出來的,而是一份一份地被輻射,每一份的能量與輻射光的頻率v成正比,可以寫成頻率乘以一個常數(shù)h(普朗克常數(shù)),即能量=hv。
在此基礎上,愛因斯坦得出的結論是光本來就由一個個離散的“光量子”組成,而不是人們原來所認為的“波”。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說,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,在16年后因此榮獲諾獎。
在量子力學的發(fā)展史上,愛因斯坦是打開大門的那個人,但在他的后半生里,卻一直以反對量子力學的形象出現(xiàn)的。然而正是愛因斯坦與玻爾持續(xù)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論,才造就了量子力學的蓬勃發(fā)展,進而衍生出量子計算、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。
在普朗克的概念里,存在一個可以測出來的最小長度,也就是普朗克常數(shù),約為圖片厘米。量子力學,以及它所研究的中子、質子、電子、光子,以及所有其他的基本粒子,都在這樣的范圍內(nèi)馳騁。
但是為什么物質在輻射光和吸收光的時候,都是采取“一份一份”的方式?為什么不是連續(xù)能量的方式?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。直到1913年,玻爾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結構理論,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。
玻爾認為,原子中的電子軌道也是量子化的,原子中只可能有一個一個分離的軌道,每一個軌道對應于一定的能量。因為電子只能從一個軌道躍遷至另一個軌道,所以電子躍遷時釋放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一份一份的。
玻爾的原子理論在當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激勵一大批有志于理論物理的年輕學子開始摩拳擦掌、躍躍欲試,紛紛建立各種模型,相繼提出和發(fā)展了各種理論。
量子世界的大門打開了,但問題也隨之而來。比如,自1864年麥克斯韋確定光是電磁波后,人們一直相信光是具有反射、折射、衍射等性質的波,但現(xiàn)在怎么又回過頭來,說光是一個一個光子組成的呢?
根據(jù)牛頓經(jīng)典力學和麥克斯韋經(jīng)典電磁理論,電子是一種離散的粒子,類似于沙粒那樣,是一顆一顆的,光則是一種連續(xù)的波動,如同水波一樣,波光粼粼。
但20世紀初的很多實驗證明,光既有波的特征,又有粒子的特征;在經(jīng)典物理中被描述為粒子的電子,也存在波動性。這就是量子力學中著名的波粒二像性。
1924年,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將光波“二像性”的觀點擴展到電子等實物粒子上,提出了物質波的概念,給任何非零質量的粒子都賦予了一個與粒子動量成反比的“德布羅意波長”(λ=h/p)。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(shù),p是粒子動量,λ是波長。
之后,德布羅意將論文寄給愛因斯坦征求意見。敏銳的愛因斯坦立刻意識到這篇論文的分量,他認為德布羅意“已經(jīng)掀起了面紗的一角”。
愛因斯坦的肯定奠定了波粒二象性在物理中的地位,也啟發(fā)了另一位物理學家——薛定諤。他想,既然德布羅意提出電子具有波動性,那么,我們就可以給它建立一個波動方程。不久,薛定諤方程問世,開啟了量子力學的新紀元。
薛定諤方程在量子力學中扮演的角色已經(jīng)類似于牛頓第二定律在經(jīng)典力學中的角色。解牛頓方程,可以得到粒子在空間隨時間變化的軌跡;而從薛定諤方程解出的電子運動規(guī)律,卻是一個彌漫于整個空間的“波函數(shù)”。
這樣的結論,就連薛定諤本人也覺得荒謬。在他的設想中,波函數(shù)代表了電子電荷在空間的密度分布,但計算結果與常理相悖,一個小小電子的電荷怎么會變得在整個空間到處都是呢?
正當所有人傷透腦筋時,1926年玻恩給出了概率解釋。他認為量子力學中的電子不像經(jīng)典粒子那樣有決定性的軌道,而是隨即地出現(xiàn)于空間中某個點。不過,電子出現(xiàn)在特定位置的概率是一定的,是由薛定諤方程解出的波函數(shù)決定的。
當時不少人支持這個想法,雖然薛定諤本人并不贊同這種統(tǒng)計或概率的解釋。
之后,隨著量子力學的深入發(fā)展,波函數(shù)引發(fā)了更多的謎團,其中包括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、波函數(shù)坍塌、量子測量的主觀性、量子糾纏等一系列量子詭異現(xiàn)象,就連愛因斯坦也坐不住了。
物理學界的大咖基本形成了兩派:以玻爾、玻恩、海森堡、泡利、狄拉克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,以及以愛因斯坦、薛定諤等人為首的反對派。
今天我們知道,量子是不可測量的,自然也是不可復制的,另外還有量子疊加、量子糾纏等特性,而量子的這些特性就是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發(fā)展的基礎。實際上早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,歌本哈根學派就已經(jīng)提出量子的這些特性,但是從理論到實際應用走過了半個世紀。
哥本哈根學派在將波函數(shù)理解為概率分布的基礎上發(fā)展的量子力學,之所以在后來成為主流觀點,離不開愛因斯坦等人的反對,正是這些反對的聲音,才促使量子理論的不斷完善。
▍背景簡介:本文摘自公眾號“光子盒”。